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元青花的宝贵之处)
-
接要: 有很多朋友对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很感兴趣,本篇文章综合一些观点给大家谈谈,同时也有元青花的宝贵之处知识点可以一起了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元...
有很多朋友对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很感兴趣,本篇文章综合一些观点给大家谈谈,同时也有元青花的宝贵之处知识点可以一起了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元青花有什么特点与清朝的青花有什么不同?
2、如何理解青花,元青花?
3、元青花,明青花和清朝的青花三者有什么区别?
4、元青花的定义和特点
5、元青花有啥特点
元青花有什么特点与清朝的青花有什么不同?
元青花的特点很“开门”。“开门”一词是文物界鉴定文物时的一个常用语,是形容一件器物的时代风格较突出,很容易掌握的意思。元青花的特点包括造型、胎釉、款识、工艺技法等多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时代风格。这个时代风格是经过几代人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但是现代的赝品将传世品中许多很“开门”的特点通过作伪的手法一一表现出来。在今天科学仪器还不能完全解决古陶瓷鉴定问题的时候,如何掌握真与假的区别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必须牢牢掌握真品的特点,同时要善于识别和掌握赝品的破绽。真假对照,有比较才有鉴别。首先是元青花瓷器的釉。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坚实感强烈。新品的地釉很复杂,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犹如淡淡湖水一般,还有的釉面开粉红色或米色纹片,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也有经打磨后釉面无光泽等多种现象。第二,元青花的原料和青花斑点。从元青花瓷器分析,是使用两种青花料,一种大型漂亮的青花瓷器,多为进口原料,色调蓝艳,有宝石蓝的感觉,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有的微微带点锡光,手感微微下凹。这种斑点是自然形成的,也有的是根据纹饰构图需要加重点绘的小斑点。斑点中心为深褐色,外围一周蓝黑色晕散到釉中。此类器物仔细赏析,通体青花纹饰的色调不一致,器身的弦纹、花纹的轮廓线以及渲染的花朵,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另一种为国内墓葬出土或外销到东南亚的小件青花瓷,多使用国产料,色调蓝灰。这类仿品少见。新仿制的元青花是现代配制的青花料,呈现出的黑褐色斑点比较密集,斑点颜色较浓重,侧视斑点处,釉上仿佛浮有一层薄薄的银灰色金属片。通体青花颜色虽然也不一致,但多属蓝黑、蓝灰等色,但也有接近元青花色调的,从气韵上看没有达到元青花那种古雅和深沉。第三,元青花的纹饰绘画潇洒自如,笔线有力,具有一种壮美之感。多层次绘画装饰的器物,纹饰紧凑和谐,留的地釉不多。新制品笔线拘谨无力,有的画面纹饰较稀松,器表给人的感觉工细漂亮。第四,元青花底部釉斑现象一般表现在大罐、大瓶的底部。可能是工匠在施满釉后需将底部釉很快擦掉,但又没有完全彻底擦掉,只要达到在窑内不粘连就可以了,没有擦掉的釉,即成为后人说的釉斑,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釉斑有大有小,或宽或窄,釉斑周围有的还有浅淡的火石红色。现在的新产品,釉斑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使用类似毛笔工具随便抹成的,釉面扁平,光亮不自然。第五,元青花的器底有火石红色旋纹及跳刀痕等现象。不一定每件器物底部都出现,一般出现的火石红色较浅淡,仿佛刷过的泥浆色,泛有点油亮的光泽,旋纹及跳刀痕隐现。现代的仿制品火石红色有的浓重,有的浅淡。浅淡的都是将新做的火石红色在入窑前先抹掉一部分,所留下的痕迹,轮旋的弦纹和跳刀痕纹路很深。有的赝品底部还涂抹一些黑灰色的东西表示器物的旧意。第六,元青花瓷器很少写款识。目前只发现一对收藏在英国的至正十一年大瓶,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新制品中出现许多写有“大元国某某年制”的字样,迷惑他人。另外,掌握真品的特征是鉴别赝品的依据,但真品的特点有的是可以用语言概括出来的,有的不能用语言形容,这就是每件器物的时代质感和气韵。对于鉴定来说这些极为重要,是需要自己用心体会的。 本贴地址:
如何理解青花,元青花?
青花是一个非常文学化的名字,极富诗意,中国古代陶瓷中只有它这么浪漫。其他品种无论在它之前还是它之后,都以一种科学冷静的态度面世,与它同时代异曲同工的陶瓷品种“釉里红”也不叫红花,而青花也从不叫釉里蓝。我很久想不明白中国陶瓷品种为何只有青花命名鹤立鸡群。千变万化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属呈色。青花之蓝与唐三彩之蓝同为金属钴作为呈色剂,别无二致。只是唐三彩是陶不是瓷,青花是瓷不是陶。陶与瓷在科学上区别极大,烧造的难易差异极大,所以在元青花之前,土耳其等国只可以烧造蓝色的釉陶。这些,曾深深地影响过元青花,甚至催发了它的诞生。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元青花有明确的传承记录,而且这些元青花中有多件为世界孤品。
一、器型:元青花的器型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器,一部分是祭供专用器,少量为装饰器。比较常见的有:盘口兽首罐、盖罐、象耳瓶、玉壶春、凤首壶、卧壶、折沿盘等。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赝品的器型表现:整体感觉不协调、不规矩、僵硬,甚至有些不伦不类。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
二、纹饰:元青花的纹饰较为繁密,最多可达十层左右,龙纹的特点与历代有明显区别,表现为霸气、张扬,龙形瞪眼张嘴、肌腱发达、龙爪似刀。常用的纹饰有:海涛、回纹、如意云头、缠枝花果、蕃莲、鹿纹、海水龙、火纹、牡丹、河塘鱼藻纹等。人物故事纹多以元杂剧、民间历史故事为题材。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赝品的纹饰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绘,但由于是仿画,必然拘谨,显得生硬、呆板。
三、釉面:民国以前的传世古瓷釉面,整体上看去有沉稳、老旧的特点,上手柔和。出土出水器物由于受浸,局部气泡会变成红褐色。过去古人是用柴烧窑,釉中气泡用放大镜观看密集、通透,有大、中、小之分,这些现象都是鉴定古瓷的佐证。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赝品的釉面表现:元青花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
四、彩料:元青花绘画使用的氧化钴多数是进口料,是与古波斯贸易时用瓷器、丝绸、茶叶交换或购买的。进口料有高铁低锰的特点,有不规则黑褐色的斑块或锡光点片,并有凹凸感,有晕散、下沉,聚集丝、网、珠点的现象。国产料是低铁高锰,发色灰蓝。由于元青花钴料已绘画使用了700年,无论是进口料还是国产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枯、下沉现象。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赝品的钴料表现:由于是新画在坯胎上的,没有历史的沉淀,青花浮于器表,没有沉于釉下的现象。
五、款识:元青花署款器物不多见,有署款制造时间,大元国延甲寅造、大元国至正八年等;有署称表明瓷器用途,赏赐、内府、枢府、赵府、张文进造等;还有些书写八思八纹。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其中,以“古相博陵第”粘贴款最多,只要发现窑藏,所有不同器物种类都有贴款,也有只有三个字“博陵第”的。目前有的资料显示,古相博陵第是元代或更早期牌楼的名,贴牌便是牌楼塑影的标志,也是一个民间组织。
元代青花可分为大件器和小件器两种,典型的元青花瓷鉴别特征主要有七点:一、元青花一般胎体厚重,上手感觉适中;二、器底无釉,多数器底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黏有填砂。三、青花色泽有浓艳、灰浇两种,均有铁锈斑;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四、具有圈足外墙斜削处理,往往留有浸釉时的手抓指痕,露胎部分呈褐红色;大件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常黏有较大面积的釉块。五、分段制造,拼接而成,接底痕迹十分明显,特别是罐类内壁釉面有不平状。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六、凡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之梯形。七、高足杯的杯身和足采用湿胎接合,足内顶端无釉,而且往往有乳丁状凸起,足部空心而不封底。
中国学者大部分认可青花肇始于14世纪中叶或者更早一些。大维德基金会的那对标准器——青花龙纹大瓶的1351年确切纪年不存争议,即便再早,青花也早不过14世纪初,这结论也已达成共识。而在土耳其的文献记载中,钴料作为釉下蓝彩的使用早在12世纪末就进入波斯地区,但它仅使用在釉陶之上,离瓷器还差着一大步。日本陶瓷权威三上次男先生也认为,从11世纪中叶之后,波斯陶瓷对中国陶瓷产生过影响,尤其波斯的白釉蓝彩陶器直接影响了中国青花的诞生。这种由西向东的技术传播显然带有明显的文化融合特点。
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这件蓝釉反白大盘极为独特,工匠在制作完成后,在整个纹饰上喷洒了一层斑驳细密的色点。这种装饰手法未见于世界其他元青花藏品。像蓝釉白花菱口大盘这类作品虽充分表达着伊斯兰文化的色尚,蓝色饱满,但为何并未呈现流行趋势?而青花作品无可争议地成为这种蓝色瓷器的主流,在伊斯坦布尔的参观中,在伊斯兰文化对蓝色的理解上,渐渐让人悟出其蓝色的表现力,疏密,浓淡,内容,都让神秘之蓝不再是简单之蓝。苏麻离青是个专业术语,听着诡异,所以多年以来对苏麻离青的解释莫衷一是。苏麻离青文献上也有写苏勃泥青,这是青花必须的呈色剂。其中苏麻离青、苏勃泥青后面的“青”字就是通用后缀字,如龙井茶、乌龙茶后面的“茶”字一般。那么苏麻离是什么呢?
按定名的规律,苏麻离为地名可能性最大。学者们就这一音译在可能的范围寻找。最早有学者认为青料来自印尼的苏门答腊(Sumatra),后又有学者说是索马里(Somali),日本学者又考证是斯玛尔图姆(Smaltum),这是中亚地区一种色料;还有学者考证翔实,认为中东伊拉克地区最古老的制陶中心萨马拉(Samarra)才是苏麻离青的出生地。
这是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体形最大的一只青花碗,其尺寸是超群的,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这只碗的碗心绘有一朵翘枝莲花,四周环绕白云锦文、海浪等。外壁绘有翘枝莲花等精美纹饰,青花及留白交相辉映。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不管谁是苏麻离青的产地,它应该都与伊斯兰文化有关,首先是它的色尚——蓝色;其次是它的应用——制陶,这些都可以证明青花的血缘。而上述地区大都在13世纪前完成了伊斯兰化的过程。苏麻离青由明万历人王世懋《窥天外乘》首次提及: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以苏麻离青为饰。这以后的所有其他类似记载都大同小异,清代以后甚至讹误为苏泥勃青。保利参拍咨询《laih2005123004》。这一现象也导致中国人很长时间固执地认为青花为永宣时期烧造,在青花诞生600年后,才由美国人波普纠正了这一说法。
随后,苏麻离青的身世是否与郑和下西洋有关开始成为问题。过去认为苏麻离青是由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才成就了永宣青花高不可攀的地位,但元青花的溯本清源,苏麻离青的身世越来越清晰,表明了这一段历史的改写,让它趋向于真实。今天,全世界都知道青花是中国的国粹,已有七百年的历史。而这一历史的秘密已逐渐公开,元青花是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蒙古文化三者的结晶。它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有效结合,利用中国传统而优秀的制瓷工艺表现伊斯兰文化的金属工艺,用伊斯兰文化鲜艳的蓝色改变中国人固有的审美趣味,这一文化结合空前绝后,让我们坐享其成。
元青花,明青花和清朝的青花三者有什么区别?
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在明万历时期又出现了两种青料。一种叫珠明料,另一种叫浙料,这两种料都是国产的。珠明料产于云南,浙料产于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直到现代珠明料还在使用。这两种料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含钴、锰量较高,含铁量较低,发色都很稳定。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因為元代青花器的胎體含有鐵等雜質較明代、清代和民國時胎體雜質為多,所以元代青花的釉面,經高溫氧化後,多呈青白色,卵白色,所以元代青花較明代青花的釉面的青白色略重。而明代的青白色又較清代釉面的青白色略重,清以後瓷器釉面而顯純白色。元代青花釉層厚薄不勻,前期釉質形成的特點和瓷器的燒結的溫度密不可分。所以元代青花瓷釉下氣泡大小密集和分?元代青花的胎釉結合處是橙黃色;明代是略淡的黃色;清代和民國因生產技術的提高,胎土提煉精細,瓷器的胎釉相接處是淡淡的黃色和青灰色。元青花在胎釉方面普遍出淘煉不精細、製作粗率缺點(個別除外)。因而砂底多有砂眼,人工刷痕,胎體中含有雜質和鐵質等斑點。較大的器物,接口旋削極為草率,用手撫摸多凸凹不平,有的嚴重用肉眼也能觀察到。大器分段釉接而成,有的連底足也是釉接而成。器內接痕明顯外露,多有棱角,及器口內有粗大和細小旋紋,器底足內也有大小不等明顯旋紋。因為元代青花器的胎體含有鐵等雜質較明代、清代和民國時胎體雜質為多,所以元代青花的釉面,經高溫氧化後,多呈青白色,卵白色,所以元代青花較明代青花的釉面的青白色略重。而明代的青白色又較清代釉面的青白色略重,清以後瓷器釉面而顯純白色。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 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即使气泡鉴定很重要,但也该全面分析。笔者不主张“一点肯定论”,但赞同“一点否定论”。
元青花的定义和特点
元青花的定义: “早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烧制的具有元代瓷器器形、构图、纹饰特征及古朴神韵的青花瓷器”都可初步视其为元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绘画艺术特点一、元青花一般皆胎体厚重。二、釉有青白釉、枢府釉及典型的青花瓷釉。三、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两种,均有铁斑。四、器底无釉。碗、盘之类底足中心有乳丁状突起。五、具有圈足外墙斜削的元代瓷器普遍特征。六、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瓶、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型。七、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八、少数青花器仍沿用枢府瓷特有的小底足。九、多数器物图案花纹密布全器,分多层次布局。十、某些图案花纹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
元青花有啥特点
元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继宋代的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与彩绘瓷之后,又一朵盛开的奇花,它的崛起奠定了中国明、清时期在国际制瓷业上的地位。
元代青花绘画艺术特点是气势磅礴,笔势飞动,整体讲究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即使是云纹、海水、松石、古竹等图案纹饰,也只是大体规整而已。其用笔纯熟,悬肘运腕而写,所绘出图案,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呈现出一种浑厚而又妖娆雅致的神韵。
到了元代的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的技术已完全成熟,其特征是胎体厚重而又洁白,釉面白里泛青,釉色莹润,色调清新,纹饰素雅,图案层次丰富等等。其中有些器皿采用高锰低铁的进口青料,又称“苏麻离青,苏派勃青,回回青”等名称。元、明初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大多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带银黑色结晶状斑点(俗称铁锈斑)。经化验,进口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成份形成独特的风格。同时也为后人鉴定元、明两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目前仿品成风,但唯独这种铁锈斑的发色,是后人无法仿造的。
在本世纪40年代之前,人们还不认识元青花瓷的真正面貌,常把它视为明青花。到50年代,美国一位学者波普以珍藏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题记的青花云纹象耳瓶为蓝本,对比中东一带其收藏的青花,把与此相同风格的器物定为“至正型”,从而揭开了研究元青花的序幕。随着国内元青花的被发现,才逐渐有了元青花的研究与认识。
元代所产的青花瓷远没有明、清时代的规模大,产量及生产区域也很小,所以传世品总量大致在300件左右,国外约200件。无论从数量与质量上,国内的藏品远逊色于国际上的元青花。前几年在国外某地举行大型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瓷器最后以千万元的高价成交,其可谓是价值连城。
关于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和元青花的宝贵之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元青花的宝贵之处)
有很多朋友对简述民间花语元青花的异同很感兴趣,本篇文章综合一些观点给大家谈谈,同时也有元青花的宝贵之处知识点可以一起了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元
2023-02-27阅读:0 -
探寻元青花瓷的前世今生(真正的元青花瓷器图片)
朋友们好,王诗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探寻元青花瓷的前世今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我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瓷器
2022-10-19阅读:0 -
元代有没有青花瓷(青花瓷宋代有吗)
朋友们好,李兰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元代有没有青花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元代有青花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
2022-06-10阅读:0 -
元青花瓷如何鉴别(真假难辨的元青花瓷器)
朋友们好,叶淑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元青花瓷如何鉴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看胎质元青花瓷可以通过看胎质来鉴别,元青花瓷的胎质厚重、坚实,器壁较厚,并且元青
2022-06-03阅读:0 -
鉴定元青花的方法介绍(元青花真假识别方法)
朋友们好,吴雅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鉴定元青花的方法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要把握器型元青花的器型,对瓶、罐之类的要仔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
2022-06-02阅读:0 -
麻仓土胎的特点介绍(元青花麻仓土胎的特征)
朋友们好,方美君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麻仓土胎的特点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麻仓土胎烧制而成的瓷器,一般胎色以白为基色,而微显鹅蛋青,青白程度随着深浅的出
2022-06-02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