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书法的小贴士(书法入门贴)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黄佳玲网友提问:
练书法的小贴士
优质答案:
一、学习书法关键在于多练,而多练在于多临帖。但假如学习不当,会流于形式而不见实效。根据自身的多年来实践,我以为练好书法应学会观察。人们常说,“字一半是看会的”,这话颇有道理。
二、假如纯粹是从写好字的角度,可以先练隶书,再练行书。假如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话,就要从楷书学起。隶书固然法式较随意,初学也较轻易进门,但要学好它是必须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在临习碑帖时,除了临习好它的形态和神态之外,在用笔的技巧上还要狠下功夫,要做到中锋行笔且富于节奏,提按使转熟练自如,线条质量凝重浑厚,内涵变化丰富。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重要要素,也就是基本功。学书者一旦把握好以后由写隶转进写楷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出的楷书神采更佳,更具有丰腴朴茂、古雅高远的神韵。
三、尽量多临帖少摹帖。在摹的过程中,尽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深进地往分析理解每个字体的各个基本笔画的来龙往脉,以及基本笔画中提、按、顿、收笔和逆、折、回、转等书写要领,这样实质上阻碍了对书法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挥,很难真正进步书法水平。临写则能较好地弥补摹写的不足,就我的实践来看,临比摹进步快得多。
四、参加书法展览、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书热情。在练好软笔(羊毫)字的基础上,进步硬笔(钢笔)字的书写能力,逐步进步书法创作鉴赏水平,只要努力,一定会进步书写水平。
五、先想后写,有利于思维的集中,养成要动笔先动脑的好习惯。边写边想,对于个别人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在动笔前先对着字思考一会儿,有助于从整体上对字获得感知。譬如,一个字的结构、大小怎么样,这个字的运笔是怎样的,在哪儿该顿笔,在哪儿该提笔等。这一切,在想的过程中会了然于胸,所以到书写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特别是有的人在“思”的时候,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桌面上画,可见,先想后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六、正确处理临帖学习书法,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经过长期临帖,基本把握了所学范字的笔法及构造原理,能临写出范字的概貌,这仅是为了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不意味着一下就能创作出好作品。即使能对某帖临写得惟妙惟肖,也不算真正的创作。由于临帖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是一个写字的过程,而书法创作必须运用艺术思维进行深进的创造性的劳动。故从临帖到创作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临”与“创”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善于把握者就能顺利驶向创作的彼岸;反之,只能停留在写字阶段,甚至对书法创作产生畏难消极情绪而致学书中途而废、前功尽弃。从“临”过渡到“创”应留意什么呢?笔者以为要正确熟悉和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进帖”与“出帖”的关系。学书者在认真分析笔画、结构特点时应把握法帖形、神特色,即理解并熟记字形、笔画和章法,领会法帖的气势、笔意、神韵、风格等内涵,尽得法帖神清面目。这就是“进帖”的过程。之后不再看字帖,专心、脑熟背法帖字形、笔画、章法之形态,意临法帖的风格,化帖为“己”,由“似”逐步变成“不似”,发挥自己个性和创造精神,有法而能变法,变法又不失法式,此乃谓“出帖”。相对来说,“进帖”是学习传统的模仿阶段,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首要条件之一;“出帖”是求离求变的创造与创新阶段。“进帖”不易,“出帖”尤难。学书者经过一段“进帖”学习后,通过对具体点画的实临领悟,进步了观察力、感受力和书写的表现力,从而增长了审美的意识,进而得以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须留意的是,要用笔与用墨并重,进而得以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须留意的是,要用笔与用墨并重,时而得以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须留意的是,要用笔与用墨并重,临创交叉、颠倒进行,强化灵活性、创造性和思变意识,形象与意象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出帖”创作做好必要的储备。二是创作与章法的关系。章法的营构是书法水平进步最主要的标志。创作是精神的动态延续,但在追求和表现动机等方面都无法等同于过往。它要求不仅在字形结构上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形式美,而且更要有既生动又富韵律的“无形之相、无声之音”。它是一次性挥写完成的艺术,看似简单,实极凝练。书法创作中,章法至关重要。好的章法既能展法出书家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的技法、力度之美,又透露出书家的情性、修养、气质和审美观。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尽不是通过一般意义上的“进帖”和“出帖”就能实现的,任何一位书家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创作思维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着时代赋予的感情色彩。
书家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必须要首字领篇,量纸定字。唐人孙过庭提出:“一字乃终篇之准。”书法家戈守智也指出:“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这都说明了在整篇中,第一个字有很大制约力,后边的字体、笔态,以及字势的斜正、形体大小、墨色浓淡等基本上确定下来,所以首字有领篇的作用。一般讲,假如首字是今草的笔势,后面又掺杂了章草、篆隶字的笔体,或者一个用王字笔法,另一个字又忽然改用颜字笔法,必然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固然有的书法家如郑板桥,有意地追求一篇中用各体杂字,但也只是一种特例,并不是多数人写字的法则。至于大小、斜正也不是漫无制约的,首字假如笔势左向,下字就应有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过往书法家所说的“管领法”。
七、循序渐进,大胆应用。书法在写时要考虑用笔,变化,结构,章法,墨法等等,没有几年的硬功夫是不行的。对于刚学来说,重点夸大基本笔画与笔画变化;然后是字的结构;最后才是整体章法(布局)。练习之后,要大胆应用到工作中往。
以上就是书法,章法,笔画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拉罗什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