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儒林外史感受(读儒林外史的感受100字)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6-07 08:30作者:陈秉莹

看完儒林外史感受(读儒林外史的感受100字)

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崔凤宜网友提问:

看完儒林外史感受

优质答案:

古典小说经典著作《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

一、"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往,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二、这些话固然已是须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三、读书,实在夸大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看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气力。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气力。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以上就是这是,儒林外史,儒林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