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个饮食文化圈介绍(我国饮食文化圈有哪些)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6-03 14:08作者:林升军

中国11个饮食文化圈介绍(我国饮食文化圈有哪些)

陈雅玲网友提问:

中国11个饮食文化圈介绍

优质答案:

一、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咸重,(葱蒜的)辛辣,生食。

历史上这片土地长期生活着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游牧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人们好食炖菜,摄取高热量动物脂肪,以御冷冬。自清中叶以后,关内大量移民涌进东北开荒垦殖,农业取代游牧和采集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东北的饮食方式亦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以咸重为主。

该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但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较深进的文化交叉,是典型的草原文化类型,以游牧和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历史上这里曾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战事不断,民族势力此消彼长,但社会生活与区域饮食文化总体上保持着自己的草原特色。农区以粮食为主,奶食为辅;但牧区仍以牛羊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

三、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以咸为主,辅以适当的干辣(椒)和香辛料。

西北的饮食文化受自然环境和宗教因素的影响都非常明显。西北地区有优良的自然草场,从西汉至清朝中叶,这里基本上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种植香辛料较多。食品结构较简单,过往基本不吃蔬菜,但人们爱吃烤肉,佐以孜然、辣椒粉等调味品,口味咸重。这里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众多,又使西北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很多民族风情。

四、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酸辣,味稍重。

这一地区历史文化十分灿烂,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并且政治中心大致在西安—洛阳—开封一线上移动。这里农业开发最早,也最完善,各种牲口和谷物都有,属于五谷杂粮并食区,家蔬野果等植物性食品也十分丰富。

五、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以咸香为主,兼收留并蓄八方风味。

自元、明、清以来,蒙古人、汉人、满人先后在此建都,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是漕运、盐务和贸易发达的都会,与北京共构经济一体和京畿文化。京城麋集着诸多衙属官吏、庞大驻军以及乐医百工,普通市民,众多民族汇聚于此,形成了五方杂处的局面。

六、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咸鲜,味正,葱蒜的辛辣。

黄河下游地区属于齐鲁文化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因而这一区域饮食的文化味较浓,讲究“平和正统”、大味必淡的至味境界。加之受海洋文化和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这里成为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汇之地。山东菜在北方的影响很大。

七、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酸辣和微辣,但辣的程度不如西南地区。

长江中游地区以低山和平原为主,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稻米水产和畜禽果蔬都很丰富。这里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内部又形成了江汉文化和湖湘文化,表现在饮食文化上也略有侧重。

8、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咸甜适中,平淡,但食甜较其他地区突出。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河湖密布,稻米水产丰富。战国时期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吴越文化,并深受其影响。自三国孙吴政权后,人们已有喜爱甜食的习惯。唐宋以后,随着中原经济文化中心向该地区转移,到明清时这里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地区,发展出扬州、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很多不同的饮食风味。

9、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麻辣、酸辣。

西南地区除了四川盆地等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发达农业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是高山峡谷,地域封闭,交通不便,不同地区的文化联系也很薄弱,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都分布于此。这里空气湿润,瘴气四溢,为了散冷往湿,避辛解毒,调味通阳,西南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爱饮酒和吃辛香刺激之物,如花椒、茱萸、生姜等,尤其是在辣椒传进西南地区后,这种嗜好迅速普及。

10、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平淡,咸鲜。

东南地区多丘陵,临海,雨水充沛。该地区以稻米为主食,蔬菜水果、海产畜禽都很丰饶。这一地区喜食稻米,重鲜活,尚茶饮,蔬果与海产比重高,俗尚食事。清末以来,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闽粤还是客家,都有海外贸易经商的传统,这使东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带有明显的贸易性,讲求高档稀贵,爱食稀奇野味。

1一、青躲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咸重,微辣,辛香。

青躲高原地区为高冷地区,这里社会发展较慢,但到唐时期的吐蕃王朝时,有了躲文字,形成了躲传佛教,躲民势力也达到整个高原地区,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单元。独特的地域环境上的食料生产与佛教文化,决定了青躲高原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收留和风格。这里以农牧业为主,广泛种植青稞、大麦等作物,蔬菜与水果的比重不大。

以上就是文化圈,地区,饮食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