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赏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6-02 08:35作者:王宗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赏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姜上宪网友提问: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赏读

优质答案:

一、《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往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回,又送君回往。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二、译文

水像美人活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往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往。假如你到江南能遇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三、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往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往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回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相比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流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不少离愁别恨。一个“聚”字,用的十分有力,将作者胸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实际上是写作者对友人回途的远眺,作者的视线与友人回途的山水相连,目送着将要远行的友人。通过形象的相比,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

“欲问行人往那边,眉眼盈盈处。”用问句拉出友人的行迹。在开头的两句,作者把山水合写,写出了友人回路如同郁结离愁的眉峰一般连绵起伏。由于回路的山重水复,友人便走进了作者的眉峰之中,也就是作者的视线里。这两句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逝。一路山水承载深厚的人情味,默默地替作者送走那远往的朋友。朋友在作者的眼中走远了,然而友情却深深存封于作者的心中。正是这深厚的友谊让作者安排山水来送自己的朋友。从而上片便形成一种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远往朋友的无穷眷恋,和对朋友回途艰辛生活的深切挂念。

下片“才始送春回,又送君回往”,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为“又送君回往”展垫。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终极不顾作者回至江南。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往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回的地方。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

“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希望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叮嘱之意。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蕴藉的感觉。

上片蕴藉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回”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回往”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遇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留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奇。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以上就是友人,作者,江南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