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谅介绍(挡谅的全称)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29 15:53作者:许志紫

挡谅介绍(挡谅的全称)

李育坚网友提问:

挡谅介绍

优质答案:

一、太平歌词《挡谅》全名应该是康茂才挡陈友谅。这是《明英烈》里面的故事,但是单田方老师的评书里我记不起来有这个故事。康茂才在元末明初众多英雄豪杰当中排不上名次,不仅史书上记载甚少,就连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似乎都没有提到。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成为这段太平歌词的主人公。

二、话说元朝末年,元顺帝无道,普天下哀横遍野、民不聊生,天下英雄纷纷揭竿而起,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单说陈友谅,他本是徐寿辉红巾起义军中的一员,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之后将徐寿辉杀害,成为了起义军的领导,自称“北汉王”,与苏州王张士诚以及朱元璋互相抗衡。朱元璋以微末出身,但是从者甚多,康茂才就是其中一个,但是与徐达、常遇春等一代名将相比,康茂才确实算不上什么(明史上,第十三本上面才出现他的名字)。

三、元末明初,康茂才联结义兵保卫家乡。朱元璋攻打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后,康茂才战败,率部投降,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今江苏省南京市境内),后为都水营田使,督修水利,迁将士屯田,兼帐前副总亲兵左副指挥使。

四、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带兵攻打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朱元璋之侄朱文逊与大将花云相继战死(可参考谭派京剧名段《战太平》)。太平失落。陈友谅预备再接再厉,攻打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朱元璋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旧好”的关系,命其诈降,约以“老康”为号命,诱陈友谅轻进。同时,陈军舰队由大江进进较狭窄的新河,朱元璋舍船登岸,弃长用短,使陈军陷进埋伏,来了一个水陆夹击,大败陈友谅于龙湾。陈友谅损兵折将,自此一蹶不振。如按太平歌词《挡谅》说法,陈友谅所以未死,也是被康茂才放走了的。但是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五、后来,康茂才又参与大小诸多战争,灭掉了张士诚,为明朝开国做出贡献。后跟随徐达经略中原,攻取汴(今河南省开封市)、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后留守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二年,继续从征定西(今甘肃省定西县,位兰州市东南),进取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后病死于回途中,追封蕲国公。

以上就是太平,朱元璋,南京市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