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路由有必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软路由需要usb3.0吗,以及软路由有必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软路由r2s和r4s区别
2、路由+4G模块【7】软路由+4G模块(失败篇)
3、单臂软路由加usb网卡和主板自带双网卡有啥区别?
4、选路由器不要只看速率,新换了Wi-Fi6路由器,有一些微评测
5、8700k主机可以做软路由器吗?
6、lede下USB3.0网卡 只显示10Mbps解决办法
软路由r2s和r4s区别
建议还是R4S做旁路由吧,简单,折腾少,调试一下也就10分钟。
r4s和r2S 千兆网口不同。
R2S是USB3.0转的千兆网口,R4S是PCIE转的千兆网口。R4S/R2S 自身体积很小,而且电源可用常见的手机电源,外加一个USB- A to type-c 电源线搞定,大大节省了空间,收纳方便。
路由+4G模块【7】软路由+4G模块(失败篇)
本系列文章只是研究过程的备忘录,当中提及的步骤只是一些当下的总结以及尝试,不能保证正确。项目完成后,也就是系列文章结束后,会有归纳总结,当中会提出相对靠谱的解决方案。
软路配置(相对i7那个)。
硬件:CPU i7 7500,16G内存,128固态硬盘+1T机械硬盘,6网口,USB2.0 2,USB3.0 2。
软件:Esxi+ROS+LEDE。接入是按【Vedio Talk】的 视频教程 进行的。借用一下视频的示意图:
这期折腾的特别久,一方面最近没时间忙这个,二方面技术上折腾了好多时间,都有点不想填坑了。
因为要保证家里的网络正常运作,没有直接在原来的ROS和LEDE虚拟机上做实验,而是新建了一个LEDE虚拟机做实验。不过这个考虑几乎是百搭了,因为期间各种尝试翻车和重启,不过这些天家人不在家,所以问题可控。
本篇先过一下过程里失败的尝试。
经过不同尝试终于成功吧软路由和4G模块接通了。下一篇讲讲一些具体操作。
======
2021-03-22
单臂软路由加usb网卡和主板自带双网卡有啥区别?
没什么区别
实际现在我们用的宽带最大速度也不过500兆,离占满千兆网络还有很大距离。
usb3.0转的千兆网络,足够应付带宽要求。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关注我,随时回答你的电脑问题
选路由器不要只看速率,新换了Wi-Fi6路由器,有一些微评测
没用上第三方固件时候觉得路由器固件丰富可玩性高是真的好,可是真的用上之后,折腾了才明白,软件功能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而硬件配置提供的功能也是固件无法改变的。路由器属于网络设备,最省心的体验还是"设置好以后忘记了路由器的存在";最糟心的体验呢?当然还是每一次因为网络不稳定而去查看路由器,设置路由器的时候。
笔者对于无线网络的使用还是比较早的,早在54M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Wi-Fi网络了。对无线网络的期待需求一向都是信号满足需求后,追求一台路由器要可以达到7*24*365的全年全天候运行时最好不要因为路由器出现死机,掉线和卡顿问题。而从801g一直用到801AX,能勉强算是满足这个期望要求的路由器只有两台没有定时重启功能的:linksys 54M和苹果的airport。其余可以定时重启的,可以刷各种丰富固件的路由器也都是一二线大厂品牌,但稳定性方面都不是特别满意。因为苹果的airport产品线被砍(真是很可惜),所以这次也算是尽量的打算用回Linksys了。
这个外观简直就是小号的Xbox Series X。。。
选择过程
笔者的Wi-Fi6设备已经不知不觉地达到了三部,所以此次升级Wi-Fi6的路由器是必选的。
由于此次更新是有高强度的主机 游戏 串流使用需求,对Wi-Fi网络的速率和稳定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这一次的选择就是不考虑固件的可玩性,只考虑稳定性。因为更低的发热对于稳定性更有优势,所以CPU倾向于选择高通的。
USB3.0接口也是刚需,而且读取速度一定要快。因为已经转为使用2T的iCloud作为全部个人设备的共用云盘,视频,照片本来就是自动上传,文件也可以随时访问,并没有NAS和DDNS的需求了,路由器连接磁盘设备只作为内网备份和电视设备的播放使用。所以2.5G口和链路聚合因为并没有计划再购入NAS反而并不是刚需。如果是有大量文件需要构建私有云的用户还是推荐选择有2.5G网口以及链路聚合功能的路由器来使用。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比较一番就发现Linksys的MX4200和MX5300刚好符合要求,而且还有一个更加方便的功能:三频Wi-Fi。最终因为MX4200是全频段都是Wi-Fi6而选择了MX4200(直接点说就是MX4200更便宜。。。)
MX4200具体配置如下:
· 高通IPQ8174,1.4G 4核A53,14 nm FinFET,支持8个空间流
· 512MB RAM+512MB ROM
· 2.4G QCN5024 2x2mimo 573bps
· 5G1 QCN5054 2x2mimo 121Mbps
· 5G2 QCN5054 4*4mimo 2402Mbps
· USB3.2
· 支持MESH组网
固件果然很简单
开箱之后发现果然秉承简洁原则,配件也很简单。。。有一根未标注规格的网线,反正也用不上,直接全部6根线插上就完事了。
第一次配置的时候会建议使用手机的app,连接上默认的Wi-Fi就可以进行设置了。路由器会尽量连接互联网,并建议注册linksys账号来进行登录。如果没有连接网络,想直接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路由器后台的话需要使用路由器底部贴的恢复密钥来重制管理员密码。这类设置方式和一般的路由器有所不同,但也并不复杂,毕竟固件和APP真的很简洁。
手机的APP实在太过简单,只能进行基础设置,甚至连第二个SSID都无法设置,所以平时使用时只是用来查询状态,真正需要设置的话还是会登陆路由器后台管理页面的。
当然管理页面也是非常简洁的,该有的功能倒是都有了,只是可玩性几乎为零,真的适合不想折腾的用户,或者配合可以随意折腾的软路由来使用。
如果想分别设置三频分开,那么在设置页面默认状态下也是找不到设置选项的,需要点击页面右下角的CA字样进入CA页面才可以。笔者是建议三频分开来设置的,也就是使用3个SSID,不同的设备连接不同的SSID,Wi-Fi6的设备就不和Wi-Fi5设备在一起,这样旧设备也不会拖慢Wi-Fi6设备,可以发挥Wi-Fi6路由器的全部性能。管理上也更加有利于分类管理,多频合一的功能虽然简单但就浪费了这么实用的三频路由器了。
USB方面支持SMB协议,对于Mac来讲就很方便了不用任何特殊设置直接就能在访达中找到磁盘。如果有内网穿透这些功能就得自己想办法折腾了。
其实对于笔者来讲,该有的功能都有了也没什么想折腾的就比较合适。有点遗憾的就是无法固定5G通道强制使用80Hz模式,只能是自动选择80Hz或者强制使用40Hz或20Hz模式,如果今后固件升级能让用户强制将5G模式固定在80Hz就比较好了
路由器的使用状况
这几天的使用下来,稳定性和速度都不错,平时打开APP和网页的响应速度是体感上的明显提速了。断线重新拨号的速度很快,串流Xbox的表现也还不错,因为 CPU性能很强,USB磁盘读取速度更是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路由器的发热很低,夏天可以放心使用了。只是macOS测试传输速度不是特别方便,也就只能提供体感方面的感受了。
之前比较担心的就是作为全Wi-Fi6路由器,之前有朋友提到过不少智能家居和2.4G的Wi-Fi6有比较严重的兼容性问题没有遇到,家里的7,8个智能设备都自动的连接到新路由器上了(沿用了之前的SSID)。而且由于5G1使用的是40的低信道,日版的switch也顺利的连接到5G的Wi-Fi频段了。笔者也因此将5G1作为Wi-Fi5兼容频段,连接家里的Wi-Fi5设备。5G2频段作为Wi-Fi6的专用频段,只连接3部支持Wi-Fi6的设备,互不干扰。唯一委屈的就是3*3mimo的老款MacBook Pro,1300Mbps的速率就只能连接2*2mimo的5G1频段了,速率最高只能达到Wi-Fi5下的2*2mimo 866Mbps。
关于选购的一些小建议,Wi-Fi6和mu-mimo
如果是新买路由器,Wi-Fi6是必备的,但现有设备并没有任何支持160Hz Wi-Fi6的,市场上现在支持160Hz的产品也很少,手机方面好像就是小米11是支持160Hz的。。。比如4T4R 160Hz的4800M对于很多只支持80Hz Wi-Fi6的设备来讲就只能接收使用4*4 80Hz的信号,这样速率其实是只能使用到2400M了。。。而4*4mimo 80Hz 2400M的路由器价格则要便宜很多,4800M买了个寂寞的感觉。但也有一些设备是80Hz是使用8*8mimo,160Hz时使用4*4mimo,这样80Hz下也能达到4800Mbps的速率,只是这样的路由器都是旗舰级产品,价格也是很昂贵了。
相比之下如果路由器只支持80Hz,但拥有3000M以上的5G速率,也就是说有6条以上的5G空间流的话,对于设备间经常共享传输,大量串流使用的需求来讲实用性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这样的话在普及160Hz后也就应当升级了。
只是到那时候,真正的Wi-Fi6,也就是Wi-Fi6E路由器也将得到普及,现有Wi-Fi6路由器不管是80Hz还是160Hz,也都应该升级了。战未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mu-mimo方面也不用特别在意,这个功能对设备要求很高的,设备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1*1,2*2可以,3*3兼容性更麻烦。。而且不同的无线芯片之间还有兼容问题,而只要该通道内接入设备中有一个设备不支持可能都不行。所以这项功能就算是锦上添花吧,现在大部分中高端路由器也都有支持,但实际上买回家能否使用上就真不一定了。。更换Wi-Fi6路由器应当是为了更低的延迟以及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接入设备,没必要因为mu-mimo来更换,毕竟一般用户的设备繁多复杂,换了以后也未必能真的使用上(笑)。
OFDMA技术
是否需要全部接入设备都为Wi-Fi6时才能启用也并不是很清楚,而且这个技术普通用户很难通过测试得出结果,但一般来讲,如果通道中接入了一个Wi-Fi5设备那么路由器肯定会以兼容模式运行。
所以Wi-Fi6的比如低延迟,OFDMA,mu-mino,BSS等技术能否使用在Wi-Fi5的设备上还是一个问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通道里连接的设备中有一个Wi-Fi5设备,是不是所有Wi-Fi6设备都只能使用Wi-Fi5模式也是一个问号。
给Wi-Fi6设备单独划分通道的好处
· 所以这里就体现出来三频路由器的实际意义了。很简单,就是甭管Wi-Fi6的特性Wi-Fi5能不能用,反正单独分出来一条5G通道来给Wi-Fi6设备单独使用不就得了。都是Wi-Fi6就没有任何兼容问题了,该通道也是肯定以Wi-Fi6模式下运行,不管是OFDMA还是BSS,Wi-Fi6的全部特性都可以使用到了。
· 剩下的Wi-Fi5设备都连接另一个5G通道,使用Wi-Fi5网络就得了,两者之间互不干扰。也算是真正的使用到了Wi-Fi6的网络优势。
· 或者可以把最在意网络的设备单独连接一个5G通道,其他设备再多也干扰不到这台设备。
· 无线回程也是三频路由器,可以单独使用一个频段作为无线回程,帮助你在缺少有线布网的壕宅中最大限度地扩展网络覆盖。
所以三频Wi-Fi的路由器应该是组网首选的,并且如果是单独使用,也仍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有可能选择三频路由器尽量选三频的,三频要远比双拼更加实用。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8700k主机可以做软路由器吗?
可以。任意电脑都,软路由就是支持x86硬件。有32位和64位的固件,有好多,尽量刷公版固件,或者修改版的固件,不建议刷有指定硬件的固件。我有一台电脑也是i7 8700K+16G内存+华擎z370太极+GTX1060 6G显卡,我昨天刚买了两块X540-T2双口的10G网卡,准备做软路由,说实在的我都感觉我使用i7 8700K当软路由都太奢侈了,居然还有人10代都有人做软路由,我也是没办法,用了一年的i5 3220M的软路由现在感觉慢了,主要是不支持硬盘扩展,只能接一块SATA硬盘,SATA线接主板那头还不一样,我感觉就是笔记本的配置,两个USB接口只有2.0,想接移动硬盘速度都不够用。我考虑了,家里正好有一台电脑不用,不如拿当软路由,USB3.0到产USB3.1都支持,还可以接8块硬盘,也可以扩展网卡,由于我现在的主板PCIE插槽的数量情况,只能买双口的网口,买四口千兆的网卡就太对不起这台电脑了,因为硬件配置很高,上10G网卡才好,也是一步到位了,正好我的之前上了一块PCIE的黑苹果AC无线,如果固件能认出来,那么我DIY的软路由就可以使用无线功能了。你如果有钱最好是一步到位上10G网卡,如果想配千兆网卡我还是建议你买螃蟹的双口2.5G网卡,2.5G网卡再差也比1G的网卡要好。
lede下USB3.0网卡 只显示10Mbps解决办法
进入OPENWRT软路由
点击左边系统目录树下的进阶设置
在模式切换下,在正常模式和NUC模式两项中对照自己的状况切换(本人路由器在正常模式下能正常识别USB3网卡为千兆,在NUC模式下就只能10mbps)
最后保存并应用即可
软路由需要usb3.0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软路由有必要、软路由需要usb3.0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