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宗教特色的简单介绍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3-09 10:51作者:王芸茜
    接要: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日本的宗教特色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本文目录一览:1、日本的宗教特色 以及日本...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日本的宗教特色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

本文目录一览:

1、日本的宗教特色 以及日本的宗教类型有几种

2、日本宗教知多少

3、日本宗教特点

4、日本信什么教?

日本的宗教特色 以及日本的宗教类型有几种

1、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在日本本土,日本人可以同时信仰两种乃至多种宗教,也是日本宗教的显著特征之一。

2、神道。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也是在日本历史比较长的宗教。它没有类似于释迦牟尼那样的教主或惟一神灵。它产生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但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

3、佛教。佛教可以说是日本的外来宗教,但也有人认为佛教在日本已经实现了民族化,不应将其看作外来宗教。它的历史却非常悠久,在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盛行传统佛教阶段(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和盛行新佛教的镰仓时代等两个阶段,到江户时代和明治维新以后进入了低潮期,二战以后又逐渐有所发展扩大。

4、基督教。基督教这个外来宗教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它既受到过残酷的镇压,也受到过有力的扶持。目前,日本国民对这个宗教似乎颇有亲近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在基督教的教堂举行婚礼就是一个明证。但是,正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的信徒却不见增加。

5、其他宗教。所谓其他宗教,是指除了前述神道、佛教、基督教以外的宗教。这些宗教有些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但更多的是近代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创立的,因而也有人将它们称作“新宗教”。

日本宗教知多少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领先于全球,当我们怀着佩服与惊奇的目光观察日本这个国家的时候,很难不把这个民族的信仰重点考虑在内。

一个民族的信仰是这个国家的根基和精神支柱,是支撑这个国家各方面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日本的舍小我顾全大我的集体主义、对天皇的忠诚、对工作的认真等方方面面一定也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深厚的文化信仰,所以我很早就对日本的神道教充满了兴趣,借这次机会,也看了一些日本神道教方面的书和前人研究的论文,做了如下概述,获益良多,也希望之后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学习日本文化,为我所用。

日本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日本宗教信徒的总数是人口总数的近2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人可以同时信仰两种乃至多种宗教,这也是日本宗教的显著特征之一。

但在所有的宗教中,日本的神道教信徒最多,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自古以来的民族宗教,它是在日本民族固有的神灵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神道教最初并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8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并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分庭抗礼,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神道”一词,首次出现于8世纪编纂的《日本书纪》,现在普遍认为,神道是产生于日本民族中的的融合儒、佛、道教的某些理论和教义,并在它们影响之下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固有的宗教。菌田稔在《日本民俗大辞典》“神道”项中写道:“将伴随古代的民族形成,在稻作文化基础上成立的神观念中产生的神话与祭祀为典据,在历史上与强有力的外来诸宗教共存,一边发生各种变化而存续至现代的日本土著宗教的系谱总称之为神道。除了近代成立的若干教派以外,神道是历史上没有开山祖师的自然发生的宗教,是扎根于日本的风土、只传播于日本人之间的民族宗教。”

据上重良的《国家神道》一书,作为神道概念所应包括的主要构成因素,大约有五个领域,即神社神道、皇室神道(宫廷祭祀)、学派神道(理论神道 )、教派神道、民间神道(民俗神道)。但这些神道并不是同时并存的,而是在神道的历史上,亦即在日本民族宗教的发展过程中,陆续产生,相互结合、融合而达到现代的。明治维新后,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将神社神道定位国教,即国家神道,由政府出资资助。1945年日本于二战投降后,在盟军的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裕仁天皇发布诏书,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废除国家神道,政府不得资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经成为日本神道教信仰的主流。

神道教信仰的对象有保护自然的神(火神、农业之神、分娩之神等),也将自己的祖先管原道真等古时的伟人作为神来祭祀,并向这些神祈求消灾免祸和招福。但是神道始终没有特定的教祖、教义和经书。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来缓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相互团结与协作能力。这种原生态的信仰模式形成了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无论发生任何事,只要维持住日本这种原有的本土形式的神道教祭祀活动,日本民族性的根本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在神道教的观念之中,其基础与目的的核心是人们自身,这种日本民族的神道教信仰情怀,才是神道教的本质意义。

神道教倡导诸神灵和世间万物与人们同体而存在,人们就应该在心灵上与神灵保持契合,一旦人们做出了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就是在割断人与自然神灵、祖先神灵之间的羁绊。在神道教看来,人们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与破坏,已经触怒了神灵,从而遭到神灵对人们的惩罚。因此提倡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开采并适当维护,这才能获得神灵永久的恩惠。神道教提倡人们应该将个体信仰与自我生命融入到自然之中,只有深刻认识到自然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对于促进日本当今能够以稳定的速度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神道教中对于自然神灵的信仰,以及对于氏族祖先的崇拜情怀,也同样影响日本文化能够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它不同于其他宗教所具有的强烈的排他性特点,允许人们在信仰神道教的基础上信奉其他宗教,这也是日本当今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内部原因之一。

神道教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改变其理论内涵和外在形态。这是因为神道教在时代与社会文化不断变迁的浪潮中,为了自身文化能够延续保留下来,因此在历史的每一次大的变更时期都自觉的与占据时代的主要思想潮流相呼应,不断进行自身思想上的变革,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为其政权机关钳制民众思想而服务。

当今日本依然保留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集体性神道教祭祀活动,从中表现出了日本传统农业社会所一直倡导的团结生存的意义。个人作为集体的一部分,只有将集体共同意志作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目的来看,才让集体更加强大。这无疑是当下日本神道教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为人们所祭祀崇拜的神灵,也是人们集体生活共同意志的一种影射,以其为基本内容的神道教,从整体上最大的体现出整个日本民族所具有的凝聚力,所以说日本神道教思想一直占据了国家民众思想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未来,它也同样会作为整个日本的文化主流与思想的核心地位而存在。

神道教对日本民众的思想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志力的形成,人们在神灵的启示之下,看到了人们自身虽然在身体上与精神上都非常软弱,但是其中却孕育着一种生生不息并且强大的生命活力,这就要求人们要用坚韧的意志力与不懈的坚持精神使它迸发出来,这也是日本民族一直以来能够有这么强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神道观念的影响之下,使人们认识到,生存的意义就在于符合自然和社会之中善的法则的形式,因此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的关系能够更加紧密,为了让人们能够接触神灵以得到神灵的帮助,神道教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达到这种目的。它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成为神灵与民众的沟通媒介,通过使民众不断的感悟神灵而获得生活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在面对危险还是困难的时候,神道教都鼓励人们应该把内心中对神灵的这种信仰转化成为战胜危险、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因此它成为日本民族民众的重要精神支柱。

总之,神道教在漫长的发展和严演变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入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中。无论是兼容并包、善于接受新事物,或者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都折射出神道教的思绪理念。正是因为神道思想的影响,才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我们考察学习神道教,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神道教曾作为军国主义的工具就否定它其他所有的价值,神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学习,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

日本的宗教特色的简单介绍

日本宗教特点

日本宗教的历史是不同的宗教传统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漫长过程。 在欧洲,基督教的势力胜过诸多异教而独占鳌头;相比较之下,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则是从日本形成为国家之始直到现代,它是日本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佛教于6世纪传入日本的时候,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便开始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日本宗教的决定性的特质。这种交互影响的一个更为惊人的例子是“本地垂迹”(honji suijaku)理论,该理论声称,神道教里的天照大神(kami)乃是佛教诸神的化身。

儒教和道教是日本“进口”的另外两种宗教,一千多年来,他们在日本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日本国家的形成时期(大约公元6-9世纪)以及江户时期(1600–1868),儒教的格言对于日本道德观念以及政治哲学的形成有着主要的影响。 道教在日本比儒教更难觅踪迹,其主要的影响见于中国历法的采用和一些大众信念,例如算命和风水

神道教

神道一词,经常被翻译为“神之道”,用两个汉字写成。第一个汉字翻译为kami,单独使用时候意思是神、神祉或者神力;第二个汉字意思是道或者道路。随着稻田耕作制度在弥生时期(300 B.C.—300 A.D.)的引进,逐级发展起来的农耕仪式和节日庆典成为神道教的组成部分。

虽然“神”这个词用来指独一无二的神,它也作为集合名词使用,指从弥生时代起日本崇拜的诸多神祉。“神”是生活所有方方面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能够以多种形式显现。“自然神”存在于圣石、树木、山岳和其他自然想象里面的。部落神或者叫“氏神”,是某个特定部落的保护神,经常是被神化了的部落祖先。水稻神(“田神”)在插秧和收获季节崇拜。 “生神”,乃是活着的人神。与西方意义上的神最为相像的神是居住在天上的天神。他们由尼寺姬神统领,在中央神道教神庙伊势神庙被供奉。

作为对结构严密的佛教教义的回应,6世纪时候, 分散的本土信仰和仪式逐渐开始系统化,最后形成神道教。将皇室血统的合法性建立在一个坚固的神学和宗教基础上的愿望导致了公元712年和720年《古事记》和《日本纪事》的编撰。这些书籍将王室血统追溯到传说时代,讲述了伊山阿木和伊山阿见如何创造日本列岛以及太阳神、月亮神和风暴神的故事。据传说,尼寺姬神的曾曾孙就是传说中的日本第一个君主神武天皇。

神道教缺乏官方正式的经文,这反映了它缺乏宗教的道德清规戒律。相反,神道教强调仪式的纯净以及与神交往时候的清洁

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5世纪时候诞生于印度,公元2-3世纪传播到中国。 在6世纪中叶,百济国王向日本天皇赠送佛像和经书,这样佛教便通过朝鲜传到日本。 在亲佛教的强大的曾我家族打败反佛的宗派之后,佛教在日本社会的上层得到迅速的传播。圣德太子(574–622)资助了法龙寺的建设,他被认为是日本佛教的真正的创始人。

圣武天皇(701–756)将佛教作为日本的国教,并且在奈良建立了东大寺和巨大的佛像。但是,佛教和神道教仍然能够共处共存。这个时候在日本佛教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奈良的六个宗派,他们负责举行推动全民福利的那些仪式,但是因为他们学术色彩强烈,在一般民众中没有什么影响。平安时代的早期,天台宗被僧侣最澄(767–822)引入日本; 而真言宗被空海(774–835)传入日本,空海又被称作“少穂大使”。这两个神秘的宗派逐渐地成为日本宫廷里面最重要的派别。

在镰仓时期(1185–1333)日本的佛教发生两件重大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禅宗的诞生。 临济禅宗的创始人荣西 (1141–1215)创立了禅宗;后来曹洞禅宗的创始人道元 (1200–1253)对禅宗进行了修正。因为禅宗的直接性以及强调自律和冥想,禅宗在武士精英阶层受到欢迎。禅宗在实践中使用静坐沉思,称作“坐禅”、不合理的哑谜,称作“谙”,并且把这些当作达到顿悟(“悟”)的工具。这两个派别的不同在于临济禅宗比曹洞禅宗更强调哑谜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重大事件是,各种广受欢迎的佛教宗派在普通人当中迅速普及。这些宗派包括净土宗,这个宗派认为吟唱阿弥陀佛的名字是获得再生的最好方法。还有日莲宗,强调吟唱莲花经的标题。

在江户时期(1600–1868),德川幕府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归属于某个寺庙,这是控制人民并且清除基督教影响的一个部分。这个措施保证了信教的人数,但是并不能使佛教更具活力。明治时期(1868–1912) 由于神道教的反佛情绪,政府试图铲除佛教把神道教作为国教,这个强迫皈依的制度遂告崩溃。二十世纪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佛教正在努力寻找自己在现代日本的位置

基督教

日本的基督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6世纪中叶与基督教的初步接触;基督教在200多年的锁国之后在19世纪中叶的重新引入;二战以后的时期。

传入和迫害

耶稣会传教士Francis Xavier1549年8月到达鹿儿岛。耶稣会的传教活动集中在日本四大岛屿最南端的九州。到1579年,6个大明皈依基督教,当时大约有100,000基督徒。军事首领织田信长给与耶稣会的活动十分宽厚的待遇;军事统治者丰臣秀吉初期也善待耶稣会。

但是,可能是因为耶稣会在九州实力日渐增长,秀吉转而反对基督教,1597年在长崎绞死了26名基督徒。德川家康于1600年成为事实上的日本统治者,他刚开始还容忍传教士,但是到了1614年,德川幕府开始禁止基督教,并且将传教士驱逐出日本。在这个时候,日本基督徒总数约为300,000人。据估计,大约3000名被处决,大量的基督徒被迫改变信仰。另外许多人则隐藏自己信仰,继续秘密地信教。

重新传入

日本放弃锁国政策后,外国传教士于1859年回到日本,虽然直到1873年他们才被允许公开传教。这段时间,大约30000名隐藏的基督徒公开自己身份,他们属于在200多年迫害过程中秘密结成的一些团体。

天主教和新教的传教士从这个时候都开始活跃起来,虽然皈依者还不多,基督徒在教育和工会运动中影响却很大。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以及把神道教推崇为一种爱国主义义务,使得30年代对基督徒来说成为艰难时期。

二战以后

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基督教的活动得到了占领当局的支持,但是收效不大。1996年,基督徒的人数是3,170,000, 占人口总数的不到2.5%。

尽管表面的基督徒婚礼越来越流行,但是基督教仍然被许多日本认为是外来的宗教。 多年来人们对于基督教的知识在不断丰富、兴趣一直在增长,人们对于基督教并不陌生。但是这种熟悉并没有导致信教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基督教在日本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基督教过于强调神的独一和排他性,这就要求坚决地排斥更为松散的神道教和日本佛教。

今日日本宗教

作为主流的神道教和佛教

城市化切断了许多日本人与家庭的纽带,把他们限制在某个佛教寺庙或者神道教的神庙。许多日本人仍然认为自己既是神道教徒又是佛教徒。文化事务厅(The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1996 的统计数字表明,信奉两种宗教的日本人大约是194,000,000人,占日本全部人口的54%。在多数日本人的宗教感情里面,神道教和佛教和平共处并不冲突。对普通人来讲,归属某一个宗教并不等于必须定期礼拜和上教堂。多数人每年不过拜访教堂、寺庙一次而已,或者把这当作特别的仪式,纪念生命的流逝。

这些一年一度的事件包括:神社或者寺庙节日、新年时候第一次去神社或者寺庙、以及盂兰盆节期间访问家族的墓地。纪念个人生活的某些阶段的一些仪式包括:孩子刚刚出世访问神社、3岁或者5岁的男孩子及3岁或7岁女孩的七五三节、 神道教的婚礼以及佛教葬礼。

新宗教

二十世纪日本宗教的最显著的变化是一系列新宗教的传播发展。这些新的宗教吸收了传统宗教的许多东西包括神道教、佛教、儒教、道教、民间宗教和萨满教。新宗教的创始人经常被认为是活的神(“生神”)。.

新宗教的吸引力之一,据说是他们给人们提供的归属感,因为现代人缺乏心理和精神的支持。而在过去,大家庭、本地村社和传统宗教都可以给人们提供这种心理和精神支持。

日本信什么教?

一、神道教。日本自己的民族宗教,也是日本历史比较长的宗教。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主体,在日本各地遍布着大量的神社,神道教没有统一的祭祀对象,有的神社祭祀本地的神祖,有的祭祀农业神祖,有的祭祀繁衍生息的神祖,有的祭祀渔业捕鱼的神祖等。

二、佛教也是日本三大宗教之一。是从外面传入日本的,不过在日本进行了民族化的改造,它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在日本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无数的寺院,这些寺院是佛教的主题。

三、基督教也是日本三大宗教之一。这个教在日本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它即受到过残酷的镇压,也受到过很高的扶持,目前日本国民对基督教有着更多的亲近感,年轻人喜欢在基督教堂举行婚礼,但真正受过洗礼加入基督教的信徒却是很少,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主题。

注意事项

日本的每一个神社和寺院,每年都会有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受到日本国民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每一个町村都有专门人员组织市民参加,很多人和社会团体会捐款捐物,出人出力。

日本人从出生、成人、结婚,以及每年的男孩节、女孩节、357节、新年和各个寺庙神社的大祭之日都会到神社进行祭拜活动,这种活动场面宏大,程序严格、礼仪分明。日本人从小就受到仪式感很强的次次熏陶,有利于净化心灵。自我约束自己的言行。

上面的内容就是日本的宗教特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的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包含伊斯兰教起源的词条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伊斯兰教起源,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三大宗教发源地是什么?5、伊斯兰教

    2023-03-10阅读:0
  • 日本的宗教特色的简单介绍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日本的宗教特色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本文目录一览:1、日本的宗教特色 以及日本

    2023-03-09阅读:0
  • 伊斯兰教起源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伊斯兰教起源,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三大宗教发源地是什么?4、基督教,

    2023-02-24阅读:0
  • 包含临夏宗教场所管理办法的词条

    下面和各位分享临夏宗教场所管理办法的知识和文章,同时也会对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宗教

    2023-01-15阅读:0
  • 李莞金泰熙,尹邵熙(金泰熙 玄彬)

    金泰熙和李莞真的是同胞姐弟吗?是嫂子。关万改名了。原名:金恒秀生日:1984年1月3日身高:176cm体重:68kg血型:O型宗教:天主教学历:国立大学体育尹邵

    2023-01-07阅读:0
  • 金善雅老公,金宣儿李东旭(金宣儿李东旭恋爱)

    谁知道蔡琳的男朋友是谁?姓名:蔡琳(或蔡林,蔡琳)原名:朴蔡琳朴蔡林出生日期:1979年3月28日出生地:韩国首尔宗教:佛教身高:168 CM体重:48 K金善

    2022-12-21阅读:0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