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12-31 09:29作者:秋天
    接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以及你可能想了解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以及你可能想了解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热带鱼,红鹦鹉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2、红鹦鹉鱼身上有白霜是什么原因?

3、为什么红鹦鹉鱼突然身上有白点

4、我家养的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东西,怎么办?

5、红鹦鹉鱼身上发白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6、红鹦鹉鱼身上发白是什么原因?

热带鱼,红鹦鹉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1、物理治疗

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其从鱼体表面脱落。

2、治疗药物

①百分之五的盐水浸泡数天。

②百万分之二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

③百万分之零点零五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

④百万分之二的28~30℃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

⑤百万分之二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

⑥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拓展资料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原因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表示鹦鹉鱼得了白点病,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症状

鹦鹉鱼感染白点病早期,病鱼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病鱼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病鱼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红鹦鹉鱼身上有白霜是什么原因?

鹦鹉鱼身上有白霜可能是是患水霉病。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1、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2、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3、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招财鱼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拓展资料:

红鹦鹉鱼饲养注意事项

1、不能混养

红鹦鹉鱼不能和其他鱼混在一起。 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被吓到。 红鹦鹉鱼被吓,往往会变轻变瘦。 由于红鹦鹉鱼很活跃,容易活动,因此最好在水槽中留下充分的运动空间。 鱼太多是不可取的。

2、喂食。

如果想让红鹦鹉鱼变得五颜六色,可以在鱼市场上购买色素饲料,偶尔喂食虾。 虾中的翡翠使红鹦鹉的颜色更加鲜艳。

3、水温。

平时需要注意水缸的水温,一般适合28度。 通过控制水温,可以在保持鱼的颜色鲜艳的同时,防止因霉菌感染而导致的鱼死亡。

     

     

4、光照。

水缸的位置最好每天照射2~3个小时。 如果没有放置水槽的光的条件,用15度的紫外线灯一天可以照射几个小时。 良好的光条件对水中细菌的杀菌有效。

5、水质

养鱼要注意水质。 一般来说,建议每4天洗一次水缸。 否则,细菌过度繁殖会对红鹦鹉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水槽没有被清洗,可以每天更换水槽四分之一的水来保持新鲜的水。

为什么红鹦鹉鱼突然身上有白点

1、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原因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表示鹦鹉鱼得了白点病。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2、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治疗方法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同时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因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我家养的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怎么办?

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是白点病,先加温再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病变形态: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白点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金鱼白点病

红鹦鹉鱼身上发白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红鹦鹉鱼身上发白可能是水中溶氧量不足导致的。此时需要在缸中安装氧气泵,增加水中溶氧量。也有可能是水质恶化导致的,此时要通过换水的方法加以改善。还有可能是受水温或者饲料的影响,此时需要把水温调节到25-30℃之间。在喂食的时候,要多喂小虾,其中含有的虾红素有助于红鹦鹉鱼增红。

一、水溶氧量不足1.原因:鱼类呼吸主要是通过腮部在水中进行。但红鹦鹉鱼属于杂交的新物种,它们的先天呼吸器官功能缺失,对于氧气的需求较高。一旦水中溶氧量不足,就会出现暂时性褪色发白的情况。

2.处理方法:增加水中溶氧量,加入氧气泵,提供充足氧气。

二、水质恶化1.原因:红鹦鹉鱼喜欢生活在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环境中。饲养时还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水质恶化,就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引起腮部疾病,从而导致它们身上发白。

2.处理方法: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换水。

三、水温影响1.原因:红鹦鹉鱼虽然对于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水温过低以及水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不适,从而导致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把水温控制在25-30摄氏度。每次换水的时候,前后的水温差最好不要超过0.5摄氏度。必要时可以使用加热棒恒温。

四、饲料问题1.原因:红鹦鹉鱼是通过吃小虾以及含有虾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红鹦鹉鱼专用饲料来保证体质健壮、体色艳丽。如果没有投喂含有增红效果的饲料,它们的体色就会慢慢褪色变白。

2.处理方法:及时更换饲料,投喂适合它们的食物可以用小虾来投喂,也可以给它们喂红鹦鹉鱼专用的饲料。

五、注射色素1.原因:有些商贩为了能够盈利更多,让它们色泽艳丽,就会在它们身上注射色素。但时间一长,它们体内的色素会慢慢消失,然后就会导致它们的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在购买红鹦鹉鱼时,一定要注意挑选,不要选注射过色素的。

六、受到惊吓1.原因:红鹦鹉鱼在受到惊吓时,可能会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保证整体环境的安静,避免撞击鱼缸,刺激它们。它们受惊后要保持安静,促使它们恢复。

七、寄生虫性疾病1.原因:一旦红鹦鹉鱼身上出现过多的白点虫,它们就会逐渐消瘦,体色也会褪色变白。

2.处理方法:选择能治疗寄生虫性疾病的药物,采用药浴的方式为其治疗。

红鹦鹉鱼身上发白是什么原因?

红鹦鹉鱼身上发白的原因:

一、水溶氧量不足

原因:鱼类呼吸主要是通过腮部在水中进行。但红鹦鹉鱼属于杂交的新物种,它们的先天呼吸器官功能缺失,对于氧气的需求较高。一旦水中溶氧量不足,就会出现暂时性褪色发白的情况。

二、水质恶化

原因:红鹦鹉鱼喜欢生活在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环境中。饲养时还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水质恶化,就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引起腮部疾病,从而导致它们身上发白。

三、水温影响

原因:红鹦鹉鱼虽然对于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水温过低以及水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不适,从而导致体色发白。

四、饲料问题

原因:红鹦鹉鱼是通过吃小虾以及含有虾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红鹦鹉鱼专用饲料来保证体质健壮、体色艳丽。如果没有投喂含有增红效果的饲料,它们的体色就会慢慢褪色变白。

五、受到惊吓

原因:红鹦鹉鱼在受到惊吓时,可能会体色发白。

六、寄生虫性疾病

原因:一旦红鹦鹉鱼身上出现过多的白点虫,它们就会逐渐消瘦,体色也会褪色变白。

以上就是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和红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